求液化(LNG)的密度,要
液化密度:0.42~0.46 g/cm3。 (温度影响体积的变化,在实际液化储存的时候,压力和温度都是会变化的,而且的成分虽然是,但也有其他的物质,本身就是混合物,所以密度也是不定的)
国家有制定《液化密度计算模型规范》(GB/T 21068-2007),不过这玩意太麻烦了,要用高等数学计算,你有兴趣可以研究,标准网上都是有免费下的,找不到再问我。
LNG运输形式决定了其船舶建造能力成为进入市场的重要支柱,LNG液化天然气直销,“未来几年中国会改变对LNG看法,在造船上下更多订单”,台州LNG液化天然气,英国劳氏船级社亚洲总裁约翰·斯丹斯菲尔德在20日下午的会议上说。他表示,LNG液化天然气价格,在LNG造船上中国潜力很大,从现在的5艘船会发展到2015年约35艘船。中国造船企业需要以国内船东为起点,展望国际市场,在终端建设上和日本、韩国竞争,这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
液化分离空气
利用冷却液化后的空气进行精馏和分离,是大部分工业用液氧和液氮获取的途径。从冷能的理论分析可知,LNG冷能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利用。由于空分装置中所需达到的温度比LNG温度还低,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,LNG的冷能能得到极1佳的利用。液化空气的工艺过程:压缩—换热—反复压缩—换热冷却—隔热膨胀—再压缩—换热循环,直至液化,然后精馏分离氮气和氧气,由工艺过程可知,空分过程需要大量冷能。因此在空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LNG冷能分离空气,这样做比传统的方法节省大量的能量,从而节省开支增加经济效益。
国内消费量增速一再趋缓
中国工业气体协会秘书长洑春干认为,LNG价格大跌主因在于供应量大增,需求量又因油价暴跌和经济增访英期间,中国华电与BP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百亿美元的购销协议。根据该协议,BP每年向中国华电供应100万吨LNG,为期20年。2008~2014年,三桶油共签署了3840万吨/年LNG长协大单。这些协议大多数都在2015~2017年期间上线。而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张,国内LNG产能去年就已显现相对过剩势头。
国内消费量增速却一再趋缓。2014年我国消费量1830亿立方米,同比增加8.9%,增速十年来首-1次低于两位数。今年上半年,消费量906亿立方米,增长2.1%,供应LNG液化天然气,增速再低。目前,很多工业用户的气化站大量闲置;除京津冀地区继续加大锅炉煤改气外,以前煤改气的企业出现了逆置换;被寄予厚望的交通燃料领域,柴油消费量因经济放缓已经大幅下滑,随着油价下跌,LNG与柴油的价差,替代没有经济效益,需求停滞。